• 我要投稿  加入收藏
内容详情

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思维灵活性

时间:2014-05-08 15:50:29  作者:卓华韶  来源:  查看:69  评论:0
导读: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思维灵活性

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思维灵活性

阳江市田家炳学校 卓华韶

 

【摘要】 : 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只有思维灵活的人才能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才能摆脱已有模式的束搏,激发出创造的火花。而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灵活性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数学知识可能在将来会被遗忘,但思维品质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理想途径。

【关键字】 :思维灵活性 教学

 

    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造就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能力诱导出来。

    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数学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于前,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接受前人所发现的数学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科学或艺术研究中所揭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法,创造出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心理过程。创造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灵活性,数学史上大量的事例说明,思维的灵活性是创造性思维思维的重要条件,而思维定势则是创造性思维的一大障碍。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你可以发现有的学生思维很灵活,思路开阔,能洞察问题的本质,而有的学生则反应迟钝,思路狭窄,只习惯于简单模仿。这就是数学思维品质的差异。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的灵活程度,主要表现为善于摆脱已有模式的束搏,及时由一条思路转向另一条思路。思维灵活的人善于从错误思路中退出并及时转向,善于联想,类比逆向思考,如逆用定义、公式,善于将问题简约化归,等等。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于:(1)思维起点的灵活: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法根据新的条件迅速确定思考问题的方向。(2)思维过程的灵活:能灵活运用各种法则、公理、定理、规律、公式等从一种解题途径转向另一种途径。(3)思维迁移的灵活: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灵活的反面是呆板,表现为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例如在解方程,思维呆板的学生一见到题目便用公式法或十字相乘法来解,思维灵活的学生一见到168马上作出反应,用公式法,运算量大;十字相乘法不容易试出来,168比平方数1691,用配方法!通过计算便得出14-12

由此可见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养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 、去思考的习惯

例如:正面思考,反面思考,顺推,逆推,顺逆结合,简单化,特殊化,一般化,等等。

1 两人轮流在圆桌上摆硬币(大小相同),每次摆一个。每个硬币不能重迭,也不能有一部分在桌子的边缘以外。这样经过充分多次以后,谁先摆不下硬币就算输,试问先摆的人还是后摆的人能胜?

分析:首先,我们考虑特殊情形,假如硬币恰如圆桌一样大小,那么先摆必胜。这种特殊情形给我们启示,先摆的人可以把第一枚硬币放在桌子的中心,由于桌面是中心对称的,以后不论对方把硬币放在何处,先摆的人总把硬币摆在与中心对称位置。这样可知,先摆者必胜。

2. 对于定义、公式,不但会正用,而且会逆用,甚至会将公式变形使用

 例如:在平方差公式中,若令 

则公式变化为

                  

运用此变式对一些较复杂的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常能化繁为简,出奇制胜。

分解因式 

分析:要用变式,就要对原式改造,不难发现,经过式子的巧妙组合有

     

      

解:原式=

=120

3. 注意探索一题多解

通过一题多解,可开拓学生的思路,强化知识的应用,为解题思路的选择和转化奠定基础。

4 已知:如图,ABEF.

    求证:∠BCF=B+F

 

C

 

1

 

证法一:先经过点CCDAB

F

 

再证∠1+2=B+F

即∠BCF=B+F

 

证法二:先过CDCAB

再证∠B+F+3+4=360°

BCF+3+4=360°

即∠BCF=B+F

 

证法三:先过BBDCFEF的延长线于D

再证∠BCF+CBD=ABD+D

易得∠BCF=ABC+D

即∠BCF=ABC+CFE

另外,在解题中,若能引导学生探索一些非常规解法,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很有帮助。

    3   解方程 

分析: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首先是在方程的两边乘以最简公分母,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这种解法有可能产生增根,因而必须检验。但若用另一种无需验根的新解法——通分法,则可得到下列非常规法。

     解:原方程即

         

        有时,先逆用通分法则化简原方程,可使解法更加简捷,

如上例可简解如下:

     解:

    

由于以上解法排除了分母为零的可能,因此不必验根。

4. 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思维定势是展开思维活动的基础,这是它积极的一面,表现为一种正迁移。但是,思维定势也有消极的一面,即负迁移作用。有不少学生总习惯于照搬已有的经验,机械记忆,机械模仿,表现出思维僵化、呆板,思路狭窄,问题解决能力低下等特征。已有的通法、通则对常规的问题而言是很有效的,但对那些复杂的非常规问题,通法、通则往往难以凑效。因此,必须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作用。首先,应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摆脱定势的束缚,及时转换思路的习惯,这要求学生善于观察、联想、想象、类比、转化等等。其次,克服思维定势,还要注意避免由思维定势引起的错误。比如套用公式、定理性质、解题方法、单向思维等引起的错误。

已知

错解:(1)

 

 

(2) 

 

   分析:上述解法把的值分为 两种情况讨论,其思路是正确的。但是,还应当注意是否存在的情况,实际上本题不存在这种情况。

    正确解法:(1)

 

 

 

     2

 

       

无实数解。

 

  

的值在实数范围

 

内不存在。故本题值存在一种情况。所以求比值  

    在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对数学符号组合的分析、图形的证明、计算的变化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逻辑理解、抽象概括,对称欣赏、表象创造、变化联想等方面,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此,应该鼓励学生摆脱那种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鼓励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

总之,思维灵活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特征,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以上只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初步的探讨,在教学中还要讲究灵活应用。本人将继续、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以求更好地达到教育效果,培养学生思维灵活能力,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林全.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论[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

2] 关成志.数学思维论[M.山东: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3] 汪兴代.谈谈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J.教学教师,1994 6.

4] 周春荔.数学解题中的构造思想与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在线发片 - 联系站长 - 站长统计
Powered by qibosoft V7.0 Code © 2003-10 qibosoft
Copyright@http://jcjys.evai.pl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349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