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投稿  加入收藏
内容详情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时间:2013-12-09 23:10:21  作者:黄波  来源:江城教研网  查看:101  评论:0
导读: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阳江市第八中学  黄波

 

【摘要】:把一些所谓“枯燥、抽象”的理论变成有趣的、浅而易懂的常识,让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又有兴趣,使之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感情,掌握所要掌握的物理知识,这就是作为物理教师的职责。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兴趣 名人效应 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个“飞跃”的能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性,不亲自对感性材料下一番加工的功夫,就不可能顺利地完成这两个“飞跃”,认识能力也就不会得到发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兴趣教学

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道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可见,在物理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初中学生的精力充沛、想象力强,认识事物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好奇、好问,感觉敏锐、富于幻想。为了使学生对新学科产生兴趣,我采用了这样一些方法,在八年级物理第一册引言一节学习的时候,我用骑自行车带出“力”和“热”,用班内投影机的工作原理引出“电”和“光”,还引导全班同学一起做电视娱乐节目里的一个抽纸片的惯性小实验等等。这些都给学生带来了莫大的兴趣,他们的表情给我传达了一个信息:他们喜欢物理了,我的物理课有了一个好的开端。然而,他们这种兴趣常常未能与学习的主动性联系在一起的,不够自觉,不能稳定持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又十分注意根据物理学的特点,鼓励并且引导他们钻进去,熟悉它、应用它,增加他们对物理学习的乐趣,进而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并使这种主动性逐渐达到自觉、稳定和持久的程度。如讲《大气压》一节书时,我在上课时先做一个实验:用一张硬纸片盖住一个空杯子,然后颠倒过来,这时就问学生:“硬纸片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都回答说:“会掉下来罗”,是的,我把手一放,硬纸片就掉了下来。接着,我把杯子装满水,再用这张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然后,把杯子颠倒过来,再问同学们同样的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答案,但是当我把手放开时,硬纸板却不会掉下来。同学们面面相视,大呼神奇。这时有的学生就问:老师,这是魔术吗?我说:这不是魔术,这是一种物理现象,要知道其中的奥妙,就要好好学这节课的内容。随着教学的进行,同学们逐渐明白了硬纸板之所以不会掉下来,是因为它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把学习比作攀登,就不能只是把遥远的顶峰胜境作为鼓舞前进的动力,还要让他们体会到在攀登过程中越来越广的视野带来越来越多的乐趣,进而增加攀登的信心和主动性、积极性。

二、“名人效应”教学

物理学是由于生产实践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物理学的每一定律的发现都是科学家的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其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针对学生可塑性强,模仿力也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常常向学生讲述一些物理学家的传略和历史故事,不断诱发学生对“名人”的敬佩,进而模仿“名人”动脑动手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学习“名人”的自觉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我讲述了历史上为解决矿井抽水问题而引出的托利拆里实验的故事,以及惊人的奥托·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并且在做托里拆利实验中,我设计了如下的几个问题:⑴灌满水银的细长玻璃管倒置插入水银槽内,放开食指后,管内水银柱为什么下降?⑵为什么降到一定高度就不再继续下降了?⑶下降后的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有什么?⑷玻璃管倾斜后有什么现象?⑸倾斜角度的变化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⑹将玻璃管提高一些(未出槽内水银面)或插下去一些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在课堂里能不能用水来代替水银来做此实验?通过这些设问,连续激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在讲授重力知识时,我就利用家喻户晓的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在讲授浮力这节课时,我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去激励学生:古人都会运用排水测浮力,难道我们会比古人愚?利用阿基米德在洗澡时顿悟出解决王冠之谜的方法,从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事。这些的名人典故,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其实就是每天都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生活中,因此在每讲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我都尽量找一些典故来做为引子,这样,在讲授新课程时,学生便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突发奇想,一发不可收拾,虽然有些答案离奇古怪或问非所答不成气候,但至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直观教学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地与物理接触。形形式式的自然现象,其中有不少生动而深刻地反映着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充分利用这些现象来设疑,让学生自己通过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答,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培养和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例如:在浮沉条件一节的教学中,提出学生熟悉但又难以确切回答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时引入课题。具体做法:上课一开始,演示木块浮在水面,铁钉沉入水底,这时请学生讲述看到现象,并回答这是什么道理。学生说:“因为铁重、木块轻”。接着演示另一个实验,将一块薄铝片放进水中,则见它沉入水底,接着把铝片取出来做成一只小船,再放进水中,则见它浮在水面上。这时又问:为什么同一块铝片,片状的下沉,而小船形的上浮。这样一问,把学生原来提出的“因铁重下沉、木块轻上浮”的理由作了否认,为接下来的知识打下了一个很好的伏笔。我平时还常常在课堂上利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情况进行对应的教学分析,比如下雨时打雷闪电,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是眼睛在前而耳朵在后的缘故吗?我让学生进行分析。在讲光的反射和折射时,我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平面镜成象既不放大也不缩小,那么手掌大小的平面镜能不能照见整个头像呢?我们在岸上见到河里的游鱼所在之处,是它的真实位置吗?如果不是,那这个位置相对真实的位置是深了还是浅了呢?同时,这条游鱼看到我们的位置又会在哪呢?等等。让学生学会随时随地引用身边的物理现象去验证,去直观学习。

总的来说,要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进而养成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讲述概念、论证定律或由实验得出结论时,都应考虑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思想障碍,尽量用一些学生熟悉的,尤其是身边的物理现象去释疑,把握他们的学习情绪,让他们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接受这个“道理”,把一些所谓“枯燥、抽象”的理论变成有趣的、浅而易懂的常识,让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又有兴趣,使之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感情,掌握所要掌握的物理知识,这就是作为物理教师的职责。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广东教育出版社。

沈祥清.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李秀荣.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季鸣凤.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方法与技巧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在线发片 - 联系站长 - 站长统计
Powered by qibosoft V7.0 Code © 2003-10 qibosoft
Copyright@http://jcjys.evai.pl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349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