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投稿  加入收藏
内容详情

例谈习作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时间:2014-05-08 15:21:47  作者:邓梅  来源:江城教研网  查看:85  评论:0
导读:例谈习作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例谈习作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江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邓梅

【摘要】作是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本文针对目前小学生习作的一些实际问题,结合教学案例,从习作指导及习作讲评两方面提出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有效做法。

【关键词】习作   指导   写作情感   讲评

习作不仅仅是写点东西这么单纯的活动,它是人们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进而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要经历感觉、记忆、思维、想像等心理的认识过程,还要有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参与其间。所以,习作又可以看作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习作能力是一种与多种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综合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习作教学既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项综合性训练活动,也是对学生多种心理活动进行综合训练的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习作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习作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习作能力的提高。小学习作教学一般遵循这样的三部曲:指导批改讲评,如何使习作的指导和讲评更加有效呢?下面,我以近段时间所听的两节习作研讨课为例,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正确把握教材,指导思路要清晰

习作训练是作为语文教学系统的一部分,分散在各册教材的每个单元中。虽然是“分散”的,但它也是一个序列——即训练和发展的序列。教师教学时,须遵照《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各个学段的不同要求,不可随意降低或拔高。教师要研究每册教材中设置的几次习作,了解习作要求、训练目标,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性、相关性,将各年级之间、各册之间习作的个性和共性搞清楚,这样,训练指导才有针对性,才能保证效果。如《一件令我感动的事》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练习,是在学完了《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等课文后,紧扣课本内容进行设计安排的。习作的要求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挚。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实验小学的苏老师在充分了解习作的要求后,找准了训练点,在指导课上主要安排了五个环节:1、单元引入,重温感动;2、创设情境,理解感动;3、联系生活,寻找感动;4、回忆课文,表达感动;5、真情流露,书写感动。《看新闻图片写故事》是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练习,习作的要求是: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白沙中心小学的陆

老师根据要求主要安排了三个环节:1、读图,引发联想;2、扩图,丰富故事情节;3、创作,留住美妙空间。她们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非常有条理,思路清晰,过渡也十分自然,整个课堂浑然一体。

二、注重习作情感的调动

小学阶段是学生习作的启蒙阶段,一定要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充分激发他们的习作动机,让他们在写作文时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这就要教师制定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有一套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我认为,一个人言语表达的动机应该有两个,一个来自于他本身的内在需求,一个来自于外部的诱因。那么,孩子们话语的表达,激情需要,我们如何去诱发,这是问题的重点。以上两节课为例,老师对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作了许多努力,如苏老师围绕“感动”展开话题,她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那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故事,调动学生感动的心弦,再让学生观看感人的视频、图片,通过自己煽情的描述,让学生达到感动的沸点,然后引导学生从感动别人的事中过渡到回忆自己感动的事,最后再进行写作。这样很好地诱发了学生的写作冲动。陆

老师则根据教学的内容首先出示新闻图片《鸭妈妈和巡警》,让学生思考,你看懂了什么,由这幅图联想到了什么?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单幅图”变“多幅图”,并出示连环画似的图片,理清图序,感知整个故事的“有意思”。紧接着,教师抓住“求助”和“救助”两幅图进行拓展。因为鸭子和人语言不通,鸭子跟人怎样交谈求助?这个场面一定很富于戏剧性,她调动学生进行想象。而对于“救助”一图,教师就用头脑风暴的策略,问学生:假如你就是巡警,你会怎样营救小鸭子?这么一问,学生们的想象就五花八门了。指导写故事时,她鼓励学生用多种人称来写,可以站在鸭妈妈的角度来写,也可以站在巡警、行人、小鸭子……的角度来写。角度不一样,呈现的故事也就不一样了。陆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读写结合,注意方法的指导。

    人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模仿作为“阶梯”,吸收模仿对象的相似因素和有用经验,作为自己进一步发挥创造性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强化读写结合的心理机制,将习作、阅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读中学写,在写中促提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到的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进行习作思路的酝酿,从而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从上两节课来看,两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的时候都非常注重习作方法的指导,如苏老师在写作前先让学生回顾本组课文的精彩片段,读有关的语句,让学生感悟出要想把事情写好,要像课文一样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还引导学生可以直抒胸臆表达情感。陆老师则以课文《老人与海鸥》为例,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把文章写得有真情实感,如抓住细节描写、抓住动作、心理描写等 ,还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身份融入故事中去,从不同的角度来编写故事。这样的指导,让学生有方法可依,写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四、分享快乐,重视交流讲评。

讲评是学生习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构思、表达以及实践应用效果的评价过程,也是教学组织、指导、批改的归纳、总结和提高。成功的讲评将激发学生下一次习作,或推动学生实践应用的热情。讲评时师生共同参与,实事求是,根据班级学生的水平讲述主要优缺点。既充分肯定成绩鼓励互相学习,合作竞争;又指出共同的缺点和改正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讲评也是学生习作的另一种形式的指导。课程标准在习作要求里也提出:“学生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上两节课中,教师们都安排了展示交流评讲的环节,基本上都按“组内交流互改——展示评讲——欣赏好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的思路进行。学生们在评讲课上得到了肯定,也欣赏了别人,学到了写作方法。

针对讲评这个环节,我觉得教师们要注意下面几点:

1、教师展示的文章最好有点梯度,如好中差各有展示,让学生进行鉴别,好的文章好在哪里?不好的应怎样修改,提出一些建议,从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表达才是最精彩的,一些共性的问题避免以后的作文中再出现。

2、在评价一篇文章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找准讲评点。比如写“一件有趣的事”,三年级写,六年级还要写,上一代写过,这一代要写,下一代可能还会写,教师在讲评时要根据年段要求的不同选准讲评的关键点,从而提高习作讲评的效率。在讲评的具体内容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不单只关注文章的情节、内容,还要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要关注词句段的欣赏与修改。

3、在习作评讲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对习作的修改,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建议里也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好文章是改出来”、“文章不厌百回该”希望教师知道修改的重要性,不能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还要将“改”落到实处,让学生养成自改的习惯。否则,学生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都是低水平的重复,原地踏步走,写得再多也没用。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习作不是一日之功,兴趣需要慢慢培养,功底需要坚持不懈的操练,素材积累需要持之以恒的细致观察和用心的体验,美文更需要反复的修改。在我们老师的正确引领下,相信我们的习作教学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教学与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主办  2011年第3

3、《小学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1年第5期、第7

4、张化万主编   《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  语文出版社

5、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在线发片 - 联系站长 - 站长统计
Powered by qibosoft V7.0 Code © 2003-10 qibosoft
Copyright@http://jcjys.evai.pl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3499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