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投稿  加入收藏
内容详情

浅析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时间:2014-05-08 15:31:59  作者:郑飞月  来源:江城教研网  查看:86  评论:0
导读:浅析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浅析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阳江市第二中学  郑飞月

    摘要:数学的精髓在于探索和创新,我们作为一线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加有责任关注和承担教育创新。教育创新要把培养创新素质作为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创新教育既是促进个体发展的选择,又是社会和时代所需,而且中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因此我将从课堂教学的方法、内容、氛围、手段等方面谈谈创新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创新素质 兴趣 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一种渴望用新思想、新方法、新途径、超常规地解决问题的态度,而创新意识强的人,总是能够从超出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乐于创新。而未来需要创新性的人才,教育领域是教师发挥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领域。时代要求我们构建一个创新性的教育体系,来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把创新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能为使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现阶段的初中生,个性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兴趣容易迁移,生活经验不足,思想未成熟,向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又懒于开动脑筋,不勤于思考,更不善于创新。在数学解题时,出现“不授不会,新题不会”的现象。就是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或讲授不全面的,学生不会解答,题型新颖或问题方式不同于课本题目的,学生不会解答。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广大数学教师面前一项迫切的任务。因此,本人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结合一定的理论实际,将从课堂教学的方法、内容、氛围、手段方面谈谈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一、          在教学中使用“引趣法”,为培养创新素质打造良好基础   

兴趣是诱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兴趣对发展智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若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钻研不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课堂效率肯定低下。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一种情境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还可以举出许多较为现实的例子说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为不作特殊选择,试证明在我国4万人中至少有两个人是同年同月生,而在全国至少有两个的出生时间相差不超过4秒。怎样证?如何下手,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再如建筑一幢楼房,你是设计师,你就要运用许多数学知识来计算、设计图纸,然后建筑工人按照你的设计来建造。为什么建筑工人在建造楼房的基础时(开线),是否为直角?他们用尺量一下两边,一边取3长度单位,另一边取4长度单位,连结两边端点,一量是5长度单位,说明这个角是直角,这就运用了数学知识中的勾股定理。又如平时我们见到的广场的地面,铺设了许多不同的图案,有正六边形、正四边形,正三边形或组台图形等,非常美观,这是建筑工人运用了数学中镶嵌的知识。通过许许多多当今利用数学知识的实际例子启发和诱导学生认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使他们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智慧潜能得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联系实际,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联想培养创新素质。

    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就要密切联系课内外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去观察和联想周围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时.让学生在课外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原理,去测量树高和建筑物的高,在讲解直角三角形时,他们可以联想、创设,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去计算鱼塘或江、河的宽度,在讲解正多边形和圆时,可以使学生联想到公园中的凉亭水阁,他们的设计有八角亭、六角亭、锥形等,让学生自行动手动脑,用尺规创设各种正多边形或由圆、半圆、扇形组合的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又例如,在讲解黄金分割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的黄金分割,黄金比值与自然界及生活中的许多最佳或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体态均称的人的膝盖到脚底与肚脐到脚底的长度之比也约为0.618,还有现在标准信用卡就近似一个黄金矩形等等这些和数学知识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都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的联想。教师还必须根据教材的重点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实际,精心设疑以激疑,循循善诱以导思,总结规律以教思,更好地启迪学生创新。

    三、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看重,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使他们建立起思维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多思,不应急于把方法和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例:解不等式3(1+ x) <x+9

解:去括号,得,3+3x<x+9;移项,得,3xx<93;合并同类项,得,2x<6;不等两边都除以2,得,x<3

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很快便会“依葫芦画瓢”“知其然而小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就难以有应变的思维了。在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①不等式的结果(解集)的形式是怎样的?结果(解集)的形式与原题的形式有那些差异?③如何消除这些差异?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通过教师的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使学生弄清了去括号、移项等都是朝着解集的形式转化的目的,并对解不等式(若含有分母)也就很清楚知道“第一步是去分母”。通过这样,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如今的数学并不只是算术与几何,还包括观察模式,验证猜想和估计结果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要注重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寻找素材时机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数学课本中大量存在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应该把他们挖掘出来,不失时机的训练创新精神利用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新知与旧知、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求一次函数y=3x1y=3x5的交点的坐标,可以利用图象法解,也可以利用求方程组3xy1=0 3xy5=0的解得出,不同的解法既可以揭示出数与形的联系,又沟通了几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题多解,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观点分析思考同一问题,从而训练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不满足固有的方法,而求新法。

五、巧编习题,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应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如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或设计开放题,可以题目条件不充分,也可以结论多种性,例如如下例题打破常规,倒数代入,已知,求的值,

解:因为,所以=.

又例如:“比较大小:5a3a”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a>O时,5a>3a.当a=O时,5a=3a,当a<0时,5a<3 a),以上的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立体思维,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编设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六、运用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课堂提问应是师生互问,生生互问我们认为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是唤起学生创新的起点。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没有学生紧张的思维活动,就没有问题的提出。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留有提问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例如学习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学生提出除了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以外,还能不能将梯形前剪成两个三角形来推导?在推导圆柱侧面积公式时,有的学生提出可不可以侧面沿一斜线剪开,展开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侧面积公式等,让学生充分地、大胆地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开展人人议、人人说,对于这些问题和见解,无论正确与否,老师都必须加以鼓励,都应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性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创新意识。

七、创设情境问题,培养学生“会学”数学的能力。

数学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能仅仅提供前人的思维成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例如,学习公里“在所有联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从上海到广州,一般乘火车路程约为1811千米,也可以坐轮船,航程约为1690千米,还可以搭飞机,只有约1200千米。学生仔细阅读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三种行程各不相同呢?飞机的行程为什么最短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将问题抽象,发现并得出公理内容,进而启发学生:能不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出应用这个公理的实例呢?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构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探索得出结论提出新问题”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并辅之以恰当的激励,促使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增强,善于提问。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奥秘,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新能力,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八、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阅读课是指课堂内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教师告诉学生的阅读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完成练习,教师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和学习能力,训练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以及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对于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教师应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向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可先提出问题,2(a+b) =2a+2b是合成立?再引导学生计算①(a+b)(a+b)=?(m+m)(m+m)=?(xy)(xy)=?(cd)(cd)=?通过计算可让学生发现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ab)2,算式的结果是a22ab+b2,从而得出结论(a±b)2=a2+2ab+b2,并且作为公式运用,通过教师的诱导,学生既参与而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形式,又掌握了公式,显然这种探索精神和成功感必会更加激励学生积极学习、思考和创新。

素质教育是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功能的教育。要使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必须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究知识。在现在的时代,“新的英雄不再是某个蓝领工人、金融家或经理,而是把想象力丰富的知识同行为结合起来的创新者。”国际二十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民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我们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而努力。最后,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参考文献

1、《21世纪中学数学创新教学实验设计与探索全书》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2、《教育科学论坛》 四川省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

3、曹才翰著,《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4、张国栋著,《数学解题过程与解题教学》,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

5、《数学教学研究》2006.62006.82006.10,甘肃省数学会,西北师范大学合办。

6、《中学数学研究》 2010.32010.9,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广东省数学会合办。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在线发片 - 联系站长 - 站长统计
Powered by qibosoft V7.0 Code © 2003-10 qibosoft
Copyright@http://jcjys.evai.pl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349988号